



为践行国家“一带一路”战略,提升学校国际化水平,创新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,2024年6月15日上午,酒泉职业技术学院外国专家流动工作站特聘驻站专家、蒙古国自由作家杜兰女士应邀来校进行学术交流,并就《做“一带一路”与“草原之路”对接的使者》一题展开了专题讲座。讲座在学校胡杨文化活动中心成功举办,学校党委委员、副校长王立智教授、酒泉卫校副校长孙俊峰教授、学校国际交流处、学工部、团委、马克思主义学院、国际交流学院负责人、各二级学院分管学生工作副院长、团委书记及学生代表等近540余人参加了讲座。讲座由国际交流学院院长杨春骋副教授主持。
讲座中,杜兰女士首先价绍了蒙古国参与中国“一带一路”倡议的总体情况与远景。她指出,蒙古国与中国陆地绵延相连4700余公里,是首批同中国签署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合作文件的国家之一。蒙古国的“草原之路”倡议与中国“一带一路”倡议高度契合,推动“一带一路”与“草原之路”对接,加强双方在产能、大项目和金融等领域的务实合作,对蒙古国本身的发展至关重要,亦将为中蒙关系发展注入新的动力。
接着,杜兰女士以“一带一路”建设在蒙古国落地生根为主线,分别以中国政府无偿援建的蒙古国规模最大的市政工程项目之一—“雅尔玛格立交桥”项目、蒙古国最大、最现代化、功能最齐全的“残疾儿童康复治疗场所”项目、蒙古国家体育馆项目、蒙古国立大学孔子学院及旅蒙华侨友谊学校项目为例,回顾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援助蒙古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友好故事。她通过丰富的图片、珍贵的记录片镜头和实例,展示了中国“一带一路”倡议与蒙古国“发展之路”的战略对接与两国经贸务实合作蓬勃发展的大好局面,展望了在“一带一路”倡议引领下,中蒙关系发展的光明前景,全方位、立体式地呈现了中蒙两国穿越时间和空间的深厚友谊。
最后,杜兰女士以自身的学术生涯和工作经历作为切入点,结合自己的文学创作经历和著作成果,以其出版的《爱就是我》等4部作品为例,分享了自己在该领域的创作心得和体会,为现场师生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启示。讲座内容既有深度又易于理解,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创作功底与独到的学术见解,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和启发效果。
会后,在参会领导的陪同下,杜兰女士分别参观了学校智能制造中心、现代农业技术中心、新能源国际共享服务中心及敦煌彩塑技艺传习所。
此次国际专家讲座的成功举办,不仅为大家带来了前沿领域知识的深度解析,也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,在提升了师生们国际视野的同时,也为学校“职教出海”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思路。(信息员:国际交流学院 田雪蓉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