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
为了增强师生防震安全意识,提升学校地震应急避险及疏散的组织和管理水平,培养学生应急逃生自救技能,打造平安校园。11月29日-12月2日,学校开展校园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活动。党委书记、校长易志军,党委委员、纪委书记、监察专员、演练指挥长魏韡现场观摩指导演练全过程。
制定实施方案,进行模拟演练
为了保障此次地震应急疏散演练顺利开展,学校制定了全面、详细的实施方案和应急预案,成立了演练组织机构,由演练领导小组负责演练活动全过程的组织领导,下设了学生引导组、医疗救护组、教师引导组和宣传组等工作小组,专项负责演练活动各环节的顺利开展。根据每个部门各自制定的演练分预案,学校制定了演练总预案,进行了分时段、分场地模拟演练11场次,并在每次演练结束后进行总结分析,及时进行改进。
学习防震减灾知识,明确演练各环节
演练前,学校通过广播、网站和悬挂张贴宣传横幅标语等方式,预告了演练的时间、地点、内容,各二级学院组织师生学习防震减灾知识,宣讲疏散演练方案,让每一名师生明确演练的必要性和基本步骤,熟悉疏散的路线和地点,掌握应急避震和疏散的方法,避免发生误解、恐慌和地震谣传,确保整个演练过程迅速、有序、安全。
开展分时段、分场地、分人员依次演练
11月29日17:00,随着警报声响起,指挥长魏韡宣布演练开始,并用喇叭通知:“地震应急疏散演练开始,现在地震来袭,紧急避震”,同学们就近躲避在课桌下、床铺下,并用柔软物品保护头部。30秒后,主震结束,安全疏导员立即组织疏散,学生双手护头,迅速按照既定紧急疏散路线有序、安全撤离至指定安全地带,在校园空旷处集合整队、清点人数,统计被困师生人数,上报数据,并对受伤师生进行紧急医疗救治和简单伤情处理。此次演练采取分时段、分场地、分人员,依次开展,分别在教学楼、学生公寓、学生餐厅、图书馆、实训中心和体育馆等区域,在白天和晚上开展了避险科目和疏散科目的应急疏散演练。据统计,共有11000余名师生员工参与了此次应急疏散演练活动,达到了预期目的,取得了圆满成功。
新能源工程学院学生刘栋栋说:这次地震逃生演练活动开展得非常有意义,不但增强了我们应对突发事情的意识,而且还让我们懂得了很多自救知识。例如:在操场或室外遭遇地震时,应该原地不动蹲下,双手保护头部,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;在室内遭遇地震时,应该在老师的指导下,迅速抱头、躲在各自的课桌下,震后有序地疏散到安全地带,以最大限度减少伤亡。
机电工程学院学生张富说:本次地震逃生演练中,学校专门设置夜间就寝场景,我们在宿舍内的坚固庇护物下躲避,待地震结束后,用枕头保护头部,在公寓安全员统一指挥下有序撤离宿舍,向就近无建筑物的开阔地带集结,以避免地震带来的二次伤害,切实提高了夜间就寝状态下应急逃生的能力。
教育与艺术学院学生杨蓉蓉说:当时我正在图书馆学习,听到警报声响起,我下意识和其他同学双手抱头躲到书桌下,大约1分钟后,警报再次响起,我顺手抓起书包在图书馆安全员的统一指挥下,有序迅速的撤离图书馆到无建筑物的空旷地带,这次经历让我很难忘,提高了我们在学校不同的学习生活场景下应对地震的逃生自救能力。
应急安稳处、学工部、后勤管理处、图书馆及各二级学院相关人员全程观摩了演练活动。
通过开展本次活动,强化了师生的安全意识,提高了师生应对地震灾害的能力,普及了防震减灾知识,掌握了地震应急避险的正确方法,熟悉了应急疏散的程序和路线,增强了师生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的应变能力,切实加强了学校的安全教育工作,为建设平安校园夯实了基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