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 校园新闻 >
院系动态 > 正文为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,推动教研成果与乡村文化深度融合,10月25日,教育与艺术学院组织设计系全体教师赴肃州区丁家闸村,开展以“挖掘本土文化、助力乡村美化”为主题的特色教研活动。活动突破传统教研场景局限,将教研阵地前移至乡村一线,以艺术专业力量为乡村振兴注入鲜活文化动能。

一、沉浸式研学:溯源文化根脉,夯实教研根基
教师团队首站走进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——丁家闸5号墓,开启跨越千年的文化溯源与教研采风之旅。在文物保护专家讲解下,教师们细致观摩墓室壁画中的农耕、狩猎、宴饮场景,深入解读线条韵律、色彩语言与纹样寓意。通过梳理魏晋时期河西走廊民俗风情与审美取向,团队既积累了一手文化素材,更探索出将传统艺术转化为“文艺赋美乡村”实践动能的教学思路。

二、实践性赋能:让古墓壁画“活”向大众
研学后,团队即刻启动艺术实践。创作以活动主题为导向,核心是将已保护、暂不对外展示的丁家闸壁画《燕居行乐图》,以墙绘形式“搬”到村公共墙面。在高立武副教授统筹下,团队先对照资料敲定还原细节,再按流程分工:一组负责墙面打磨与底妆铺设,保障持久牢固;其余组专注线条勾勒与色彩晕染,力求再现古画神韵。历时数小时,一幅兼顾原作风貌与户外展示的墙绘落成,既让村民及文化爱好者无需进墓感受壁画魅力,也为乡村增添了传递本土文化的鲜活景致。

三、成果化延伸:教研力到振兴力的有效转化
本次活动构建“文化研学—艺术创作—乡村服务”闭环教研模式,实现高校教研与乡村需求精准对接。教师们认为,这是一次“脚下沾泥、心中有光、笔下有魂”的深度实践。通过实地调研,教师拓宽教学视野、丰富课程资源;通过墙绘实践,将教研成果转化为乡村文化建设行动,明确了艺术教育在乡村振兴中的价值路径。

未来,教育与艺术学院将继续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导向,深化教研形式创新,推动更多师生结合专业学习与社会服务,让艺术在乡村沃土生根发芽,为乡村文化振兴与美育发展持续贡献力量。
信息员:吴丹丹 审 核:张冬琴
OA
微博公众号 |
微信公众号

学校简介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