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
为提升师生安全意识及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,筑牢校园安全防线,5月23日下午,化工学院组织师生在工科实训中心化学实验室开展了一场以“实战化、专业化”为主题的实验室消防应急演练。活动聚焦化学品火灾扑救与应急逃生两大环节,全程由学院自主策划实施,旨在检验师生应对突发火情的实战能力。活动由化工学院副院长任小娜主持,实验室管理员尚玉倩老师及部分学生参加了本次活动。
本次消防演练设置的第一个场景是化学品火灾扑救、科学使用灭火工具。演练模拟实验室因操作不慎引发小型化学品火情。现场人员迅速启动应急预案:一名实验员立即切断电源,另一人快速判断火源性质后,选择灭火毯覆盖火点隔绝氧气,同时使用沙土对残余火苗进行掩埋扑救。演练中,实验室安全负责人尚玉倩现场讲解:“针对化学品火灾,窒息法是关键。灭火毯和沙土能有效阻断燃烧条件,避免用水引发二次反应。”参演师生分组实操,掌握了不同火情下工具的选择与规范操作流程。
本次消防演练设置的第二个场景是应急逃生模拟、强化疏散秩序。随着烟雾报警器响起,实训楼进入“火灾逃生”情景。各实验室人员迅速用湿毛巾捂住口鼻,沿墙弯腰低姿前行,按照安全标识指引,在3分钟内有序撤离至室外集合点。疏散过程中,楼层安全员实时检查实验室断电及人员撤离情况,确保“不落一人”。演练特别模拟了逃生通道局部受阻场景,考验师生灵活选择备用逃生路线的应变能力。
化工学院副院长任小娜表示,“实验室安全不能依赖外部救援,必须让师生成为第一响应人”。本次演练首次采用“无脚本、无外援”模式,重点检验师生自主处置初期火情、组织疏散的效率。活动后,学院还针对演练中发现的问题,如沙土箱取用位置不便、个别逃生标识模糊等,制定了即时整改措施。
化工学院将继续加强常态化、分场景、分类型的应急演练,并将安全教育纳入实验课程考核体系,通过“理论培训+实操考核+模拟演练”三维模式,推动“人人懂安全、人人守规程”的实验室文化落地生根。
审核:孔祥波